華為是全球領先的電信解決方案供應商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業(yè)務涵蓋了移動、寬帶、IP、光網絡、電信增值業(yè)務和終端等領域,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決方案,使最終用戶在任何時間、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終端享受一致的通信體驗,豐富人們的溝通與生活。目前,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00多個國家,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/3的人口。
2009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1491億元人民幣(約合218億美元),同比增長 19%。營業(yè)利潤率14.1%,凈利潤183億元人民幣,凈利潤率12.2%。根據收入規(guī)模計算,華為已經成功躋身全球第二大設備商。
根據美國《財富》雜志公布的數據,華為2009年的銷售額達218.21億美元(1491億元人民幣),凈利潤達26.72億美元(183億元人民幣),成為繼聯(lián)想集團之后,成功闖入世界500強的第二家中國民營科技企業(yè),也是500強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,排名第397位。中新社紐約12月22日電2010年度“世界品牌500強” (The World′s 500 Most Influential Brands)排行榜22日在紐約揭曉,華為集團再次入選。海外科技雜志Fast Company三月初評出了2011年全球最具創(chuàng)新能力的公司,中國的華為排名第18位,為中國品牌最高名次。
華為的成功之道:狼性文化
華為的“狼文化”,并非強調殘忍和反人性,而是狼的其他一些品質和秉性。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華為“狼文化”的幾個定義,了解它的真諦。
像狼一樣嗅覺敏銳
狼文化的首要之義是敏銳的嗅覺,指的是危機感、遠見與設計感。地球每天面臨的來自宇宙中“流星雨”般的隕石沖擊,使得地球就像一個宇宙靶場。但為什么地球還沒有毀滅呢?因為大部分隕石掉到海里去了。做企業(yè)不是這樣嗎?哪位企業(yè)家能說自己的企業(yè)很成功、從來都是順境大于逆境?中國企業(yè)家光鮮一面的背后,更多的是艱難和辛酸。華為25年的歷史,就是一個不斷面對危機、解決危機的過程。如果華為領導者缺少對內外環(huán)境強烈的危機感和憂患意識,華為也許早垮掉了。
對所處行業(yè)、技術、市場以及組織自身的變化,企業(yè)家要具有遠見。《狼圖騰》這本書值得好好讀,狼群對未知的判斷與警覺,包括前瞻性的設計意識,是人類要學習和借鑒的。華為能夠走到今天,重要的一點就在于華為的領導者對5年、10年之后的發(fā)展,有一種遠見和長遠的規(guī)劃。
有位國企的老板問任正非,華為為什么20多年就能成長為國際化企業(yè)?是不是靠的低價戰(zhàn)略?任正非說你錯了,我們是高價。對方又問,那你憑什么打進了歐洲?回答是靠技術領先和產品領先,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數學研究在產品研發(fā)中起到的重要作用。華為俄羅斯數學研究所成立于15年前,由一批俄羅斯頂尖的數學家組成,正是這些外籍科學家利用數學運算為華為的3G技術、企業(yè)網產品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。
任正非說,中國的玄學哲學是很有意義的,它塑造和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,這也很可能使得中國在未來的虛擬時代大有可為。所以,在IT和互聯(lián)網行業(yè),中國是大有前途的,中國企業(yè)是大有可為的。這就是任正非對未來的敏銳嗅覺。
達沃斯不就是一個“狼論壇”嗎?每年全球政、商、學各界最高端的一些精英人物,聚集在冰天雪地的地方,探討和展望10年、20年以后的世界圖景,不正類同于狼的“敏銳的嗅覺”、危機感和設計意識么?
像狼一樣持續(xù)進攻
華為狼文化的第二個定義,就是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、奮斗精神。
西方資本主義發(fā)展源自宗教改革,基督教解放了人性,承認人的差異化,從而開創(chuàng)了西方的工業(yè)資本主義時代。當年的西班牙、葡萄牙,后來的法國、英國,向全世界擴張殖民地,依靠的就是一種進取精神,清教徒主義的奮斗精神。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(fā)展,拋開其他因素,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民族的精神力量得到了一次全面釋放,這種精神力量就是進取和奮斗精神。
前些年華為倡導“薇甘菊戰(zhàn)略”,中國改革開放之后,由于貿易的頻繁往來,薇甘菊的種 子通過貨運從南美洲到了深圳,它被稱作“瘋狂成長的恐怖野草”,可以從一個節(jié)點上,一年內延展到一千多英里,僅需要極少水分、極少營養(yǎng)就可以迅速地擴張。華為倡導的就是這樣一種文化與市場戰(zhàn)略。
發(fā)揚“狼狽精神”
狼狽精神是任正非關于狼文化的第三條定義。華為最初十年中,由于既缺資本,又缺技術,更缺人才,所以倡導一種絕地逢生的個人英雄主義。誰能讓這個組織活下來,能給饑餓中的華為帶來合同,誰就能夠分到更多的蛋糕。我們把任正非比喻成一個海盜頭子,領著一群知識型的海盜到海上去搶銀子,誰搶到的最多,誰就分得最多。這個海盜頭子又是戰(zhàn)利品的分配者,在分配過程中如何把效率和公平更好地結合起來?其實很不容易。
早期十年,個人英雄主義帶來了高速成長,但十年之后的華為,面對著重大挑戰(zhàn)—英雄們創(chuàng)造了歷史,英雄們又可能帶來山頭主義、腐 敗和懈怠。正是太多的個人英雄們,把一部歷史弄得臟兮兮、血淋淋,任何企業(yè)在原始積累時期,都無法避免這樣一個過程。
任正非在《一江春水向東流》中就講,早期的華為山頭林立、主義多元。中國民營企業(yè)如何破解原始積累時期的個人英雄文化對組織健康的威脅?大多數民營企業(yè)成功之后又迅速垮掉,多是因為沒有跨越這個坎。
所以,在一定階段,企業(yè)要想進一步發(fā)展,必須將個人英雄文化加以改造,使之演化成為群體英雄文化,成為具有凝聚力、類似于軍 隊的族群—頭狼發(fā)出號令的時候,所有能聽到號令的狼群都會迅速集結、進入戰(zhàn)斗狀態(tài)。
狼也需要妥協(xié)
如果華為一味地講奮斗、進攻、薇甘菊式地擴張,那么,在國際化、全球化過程中的任何一個階段,都很可能會被競爭對手們聯(lián)手絞殺掉。而且這種狼文化也會帶來組織內部各種各樣的問題。所以當華為全面開始國際化歷程時,任正非適時提出了管理哲學的另外6個字:開放、妥協(xié)、灰度。
我始終認為,華為是中國各類所有制企業(yè)中最具開放精神的企業(yè)。此外,內外部的妥協(xié)無處不在。早期更多是逼出來的妥協(xié)。但在全球化過程中,自覺運用妥協(xié)的哲學思想,對華為十多年的國際戰(zhàn)略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2003年,被思科起訴之后不久,華為在公司內部開展了“開天窗”的活動,請國內外各方面的學者,涵蓋政治、哲學、軍事、歷史等領域,給公司中層以上干部講課。北京大學教授、英國歷史研究專家錢乘旦的一次報告—《15世紀以來西方國家的發(fā)展》,對華為的高層影響很深,最震撼他們的是16世紀英國的光榮革命,貴族、皇室和平民之間沒有經過戰(zhàn)爭、沒有流血,通過唇槍舌劍的辯論,達成了英國社會各階層的全面和解,這個和解建立在妥協(xié)基礎之上。
這種來自英國政治文明的歷史哲學,對華為高層的戰(zhàn)略思維產生了重要影響。英國文化中規(guī)則的神圣不可侵犯,對后來華為的組織管理變革也起到了很大作用。英國人在幾百年的殖民歷史中,為各殖民國家既帶去了狼性,海盜性的擴張進取精神、冒險精神、奮斗精神,也帶去了文明社會治理的規(guī)則。今天奧運會中大多數的規(guī)則是英國人制定的,體育是人類競爭活動最具代表性、典型性的“標本”。
雖然華為在“道”的層面向英國學到了很多東西,但任正非一再強調,更應該學習美國。盡管今天美國用各種方式排斥、打 壓華為,但他很清醒,要想不倒下去,持續(xù)從國際化走向全球化,華為最重要的學習目標仍然是自己的競爭對手美國,向它學習先進管理、創(chuàng)新文化、對知識產權的尊重等等。
另外,當華為成為全球領導者的時候,如果只強調狼性文化的一面,自然會遇到很多阻遏和排斥。所以,如何與競爭對手、與行業(yè)的第一軍團們一起建立規(guī)則,共同維護行業(yè)的商業(yè)生態(tài)平衡,是華為今天和未來所要面對的重大挑戰(zhàn)。
“歐洲企業(yè)在中國市場的發(fā)展符合華為的戰(zhàn)略訴求”,這是華為內部所倡導的一種觀點,華為要與自己的競爭對手有競有合—合作建立在妥協(xié)基礎上,同時建立在競爭基礎上,聯(lián)合“瓜分”世界市場。
警惕“王者心態(tài)”
要警惕所謂的獅子文化、老虎文化—老虎是百獸之王,今天卻成為人類保護的對象,因為高貴的基因是稀缺的,所以“王者”就成了瀕危動物。華為早期的組織文化可以稱作老鼠文化,倡導靈活機動、應變能力,嘗試錯誤的“摸著石頭過河”精神。后來強調狼文化,但始終警惕所謂的“王者心態(tài)”—霸王心態(tài)一定帶來固步自封。任正非前段時間講到接班人的六要素,其中兩個要素可能更為重要:一是不固步自封的能力,要有開放的心胸;二是簡化管理的能力—大道至簡—領袖是戰(zhàn)略家,是布道者,而非戰(zhàn)術家。所以要抓根本,而不能搞繁瑣哲學。
華為今天已成為全球通信制造行業(yè)的老二,正在挑戰(zhàn)居于首位的愛立信,在中國則屬于老大。老大心態(tài)往往會滋生整個組織從上到下的飄飄然。中國GDP現在已是世界第二,很多人覺得10年20年以后要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。然而,無論是華為,還是整個國家,是否都需要反思一下:輝煌背后有多少陰影和脆弱?
老狼不能老
有人說,華為在反思自己的狼文化。任正非說,錯矣!華為還是要堅持狼文化,“狼文化”的三點—第一,設計感,危機感,遠見、視野;第二,奮斗精神、進攻精神;第三,團隊凝聚力—什么時候都不能減弱,一旦減弱了,走下坡路將是迅速的,甚至是瞬間的。
另外,老狼不能老矣!在公司有一定資歷的人,尤其是中高層管理者,不能有功臣意識,要有隨時準備戰(zhàn)斗的狀態(tài)。69歲的任正非是華為最大的鯰魚,始終活力四射、激情洋溢、高談闊論,總在思考公司存在的各種問題。
華為有一個組織變革委員會,每年總要推出一些變革舉措。變革是組織進步的動力,但這個詞更多情況下被簡單地泛化濫用,出現問題時吃猛藥,平常缺乏警覺。華為強調不斷地微調、微調,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感應公司的某些變化。
組織的山頭問題會帶來組織分裂,腐 敗問題會帶來組織的腐爛,但更可怕的是疲勞蔓延。歷史是組織發(fā)展的最大敵人,歷史長、體格龐大,往往帶來的就是組織疲勞癥、領袖疲勞癥、員工疲勞癥。
所以,警惕組織疲勞,是任正非多年來一直關注的問題。
千禧一代的狼文化傳承
用美國《時代周刊》的定義,1980~2000年出生的這一代人為“千禧的一代”,他們生活在互聯(lián)網時代。這個時代的特征是:一個人可以憑一己之力挑戰(zhàn)一個大型組織—博客寫手可以挑戰(zhàn)傳統(tǒng)的報紙與刊物,網絡視頻導演挑戰(zhàn)傳統(tǒng)的電影制片廠,一個黑客可以對抗巨大的企業(yè)組織乃至于社會組織,阿桑奇可以通過敲擊鍵盤挑戰(zhàn)世界最強大的霸權國家美國,軟件研發(fā)者挑戰(zhàn)今天所有的組織。這就是我們面臨的互聯(lián)網文化現象,它的主力軍是千禧一代的年輕人。
在IT行業(yè),真正的創(chuàng)新來自20多歲、甚至更年輕的一群人,他們對今天的社會組織、政府組織、企業(yè)組織構成了廣泛而激烈的挑戰(zhàn)。五六年前我向華為的領導提議,應該研究獨生子女“80后”互聯(lián)網時代的族群?,F在看來,固然應該研究,但某些方面我們可能也有點兒杞人憂天。
利比亞戰(zhàn)爭發(fā)生時,中國僑民都撤了,但華為員工沒有撤。原因有二:第一,現代戰(zhàn)爭是精確打擊,只要躲開所謂軍事要地、政府要地,其實是安全的;第二,越面臨動 亂、戰(zhàn)爭、地震、水災等等,客戶越希望通信安全的保障,這時不但不能撤,還要跟客戶共命運。利比 亞戰(zhàn)爭前,華為的員工撤到了埃及,請臺灣的心理學大師做心理測試,心理測試有問題的離開,健康的都回到了利比 亞?;厝ズ蟮却麄兊氖翘崧?、提薪,這就是華為狼文化的組織保障。戰(zhàn)爭結束之后,華為幾乎拿到了利比 亞國家的全部合同。而在那里堅持奮斗的多數是80后的中國和本地年輕員工。
漫長的人類進化史是在饑餓狀態(tài)下進化的歷史。人類整體只是在最近幾十年,才生活在物質相對飽和、相對富裕的狀態(tài)下。所以我們今天面對的更多是物質繁榮帶來的組織問題、家庭問題、人性沖突問題。今天的“80后”千禧一代,是數百萬年進化鏈條上最新的一環(huán)而已,我們既要重視對這一代“新新人類”的研究,也不必過于夸大他們與上輩人的代際差異與鴻溝。關鍵之點仍然是:要有一個有效激發(fā)個人欲望和團隊欲望,并適當控制欲望的好機制、好制度。
熱門專題: